欢迎访问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网站(http://www.fysey.cn)!

 欢迎访问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网站(http://www.fysey.cn)!

张祝娟:对生命要心怀敬畏
来源:《颍州晚报》作者:曹亚伟发布时间:12-05-12浏览次数(4258

2012512《颍州晚报》T07

 

公共卫生事件中,她们柔弱的身躯总是坚守在最前线

爱,是她们冲锋的动力

 

提起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张祝娟,记者只能用“久经考验”来形容她。从护理非典病人、抢救“611”爆炸案受伤人员,再到护理人感染禽流感患者、EV71患者,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,她都冲在最前线。

有过泪水,有过欢笑……谈及自己的职业,她说: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,因此,护士必须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。

非典中她被隔离两个月

张祝娟的故事要从非典疫情说起。2003年非典期间,张祝娟第一个报名参加抗击非典救治组,收治了我市第一名非典病人。张祝娟告诉记者,当时全国的非典疫情非常严重,社会上一度出现恐慌情绪。

为了保证第一例非典病人的治疗和其他人员的安全,各级部门采取了最严格的消毒、隔离措施,“身上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服,

每个楼层之间不能相互往来,所有的药品通过专业通道传递。”

张祝娟清楚地记得,第一例非典病人入院后,由于人员不足,她和另外一名医务人员连续看守了二三十个小时,由于长时间被紫外线消毒灯照射,她的眼睛红肿,眼泪一直往外流,无奈之下,只好在隔离室休息了两天。

“照顾病人时我们要隔离,休息时我们也要隔离。”张祝娟计算了一下,整个非典期间,她连续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月,身上长满了痱子。当抗击非典胜利结束,她回到家中一把抱起年幼的女儿,孩子竟然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她,那表情似乎在问:“你是谁啊?”

一次次为逝去的孩子流泪

2006年,救治我市感染禽流感患者期间,张祝娟又紧急投入到护理工作中,直到救治工作胜利结束。当年,救治太和“611”爆炸案受伤患者的时候,作为医院的骨干护理力量,张祝娟又被抽调到救治一线,连续工作一个多月。2008年,当抗击手足口病(EV71 感染)的救治战役打响时,张祝娟又义无反顾地冲在抗击疫情战斗一线,第一个向单位报名,主动要求参加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救治工作。

谈及多年的经历,张祝娟说,最难忘的是一个孩子的眼睛。据介绍,抗击手足口病期间,她们突然接受了一个重症患儿。由于病情发现较晚,孩子的病情已十分危急,戴上呼吸机后,孩子的肺部已经出血,“整个管子里都是血,一直往外冒。”

虽然相关部门调集了多位专家,但最终没能挽回这个孩子的生命。看着孩子临死前睁大的眼睛,张祝娟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。她说:“哪怕早来一个小时,孩子就有生存的希望。”

见惯了人世间的生离死别,张祝娟说,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。虽然忙碌一天累得直不起腰来,虽然因此腰椎严重受损,但每当病人医生呼喊,她仍然一路小跑着奔忙。

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张祝娟说,她最大的希望就是,每一个病人都能健康的活着。

本报记者曹亚伟/


上一篇下一篇


 

站内搜索:

 

 
 
进入编辑状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