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留心观察,会发现身边的中老年人很多都表现有肢体乏力、全身疼痛、变矮驼背甚至反复脆性骨折(轻微外力甚至打个喷嚏就会发生),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,其实这背后沉默的凶手就是被大家容易忽视的常见疾病——骨质疏松。
什么是骨质疏松?
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、骨组织微结构损坏,导致骨脆性增加、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,骨质疏松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增长,目前我国的患病人数约为9000万,其中女性约7000万。骨质疏松性骨折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是老年患者致残、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骨质疏松高危人群
女性: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,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。这是因为女性在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,导致骨密度减少。
年龄较大的人: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会逐渐下降,同时骨骼也会逐渐失去钙质,从而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。
家族史: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,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。
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的人:例如激素类药物、抗癫痫药、抗抑郁药等,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,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。
缺乏运动的人: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骨骼负荷不足,进而影响骨密度的增加和维持。
骨质疏松自测量表
日常预防
增加钙摄入量: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,因此每天应该摄入足够的钙。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1000-1200毫克的钙,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获得。富含钙的食物包括牛奶、酸奶、芝士、豆腐、鱼类等。
增加维生素D摄入量: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,因此也很重要。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600-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,可以通过阳光照射、食物或补充剂来获得。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肝油、蛋黄、鱼类等。
坚持运动: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骨骼的力量和密度,减少骨质流失的风险。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跳舞、游泳等。此外,还可以进行力量训练,如举重、俯卧撑等。
避免吸烟和饮酒:吸烟和饮酒会影响骨骼的健康,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。因此应该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。
注意饮食平衡:保持饮食平衡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之一。应该多食用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C和K的食物,如瘦肉、鸡蛋、豆类、绿叶蔬菜等。同时要减少摄入高盐、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。